锡林浩特市革新绿化用水策略,自4月18日起全市关闭所有城市绿地的供水点,全面转向利用工业废水进行植物浇灌。这个举措不仅显著提升了环境保护水平,也有效缓解了城市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紧张关系。
清晨,一列车辆队伍缓缓驶入锡林浩特污水处理厂东北角,那里工人们正忙着将装满污水的车辆停靠在排泵旁,打开阀门,让洁净透明的液体流出,如同天然泉源一般。
锡林浩特中水厂于2014年10月正式启用,该设施采用先进技术和复杂设备进行混凝絮凝、过滤、活性炭吸附以及加氯消毒等多重处理过程,将曾经被视为垃圾的污水经过严格净化后,被重新赋予价值。
作为半干旱地区之一,锡林浩特因降雨量稀少而面临严峻的饮用及生产用水挑战,同时园林绿化工程不断扩大,使得各类用水需求相互竞争。通过改造和回收使用污水,不仅实现了环保目标,还节约了宝贵资源。
据统计,现行处理能力已达2万立方米,每一滴中用于园艺都经过精确控制,以确保质量符合标准。此外,与此同时,全套超滤和反渗透系统也已经完备,这意味着进一步净化后的工业废物还能服务于电力企业,为整个生态循环注入新的活力。
标签: 基础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