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低碳生活照片秸秆打捆反复收购送往电厂燃烧发电示范合作

家庭低碳生活照片:陈集镇秸秆打捆技术示范收购,送往电厂燃烧发电,新能源新途径

在江苏省仪征市陈集镇,一场变革正在quietly发生。每当麦稻丰收之际,农民们面临着处理大量秸秆的难题。但是,在这里,这些问题不复存在。搂草机和打捆机穿梭于田间,将秸秆收拢整理压实,然后进行打捆。在几分钟后,一块硕大的“麦秸捆”便展现在人们眼前。

这些麦秸捆随后被送往发电厂。自从它们成为了“新能源”,在陈集镇,曾经的烫手山芋如今成了抢手货。这一转变不仅解决了农民的困扰,还为他们带来了经济收益。

据悉,不同农作物的残留部分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而其中最具潜力的就是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使用。研究表明,每公斤废弃植物材料平均热值达15000KJ/kg,与煤炭相比,其含硫量只有前者的1/3。此外,它们燃烧后的余灰含有丰富营养元素,可用于农业生产,大大降低了种植成本。

在推广这一技术过程中,陈集镇建设和生态环境局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他们鼓励并扶持小额贷款购买机械设备。此举有效地解决了运输、管理等多重难题,同时为破解禁烧难题找到了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一次性自动化操作,小麦经过机械收获后,便可以轻松完成采摘、压实和销售流程,使得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并为农民开辟了一条增收之路。

此外,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明玉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薛钰对市场调研的深入了解,他决定与上海电气天长分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每年定量向电厂供应大量麦秸捆。这一举措极大地提高了社会效益,为地区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并且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合作社不断扩大规模,以满足日益增长需求。而政府则继续提供资金支持,以确保这一项目能够持续发展,并惠及更多人群。未来,该项目计划增加收购点、扩大利用规模,将成为改善环境、提升经济效益的大产业之一,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条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