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进行了周密的规划和布局注重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关注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通

江苏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注重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并通过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近年来,江苏省实施了一系列决策,如服务高质量发展“10条”、大气治理攻坚便民服务“12条”、支持复工复产“18条”,以及制定推进绿色金融发展“33条”。这些措施旨在寻求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公约数,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温度,并推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并进。

探索生态环保助力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

江苏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勇于挑大梁,全力做好环境要素保障,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由倒逼向激励转变。通过差异化监管、企业产权保护制度等一系列举措,实现了在服务大局中保障大局。

企业是低碳绿色发展的关键力量。2021年,江苏省提出实施绿色发展领军企业计划,每年培育100家左右的领军企业。2022年8月,“2022年度绿色开发领导企业”名单公布,有106家入选企业,其中主要来自钢铁、电力石化等行业。这些建立财税政策支持和包容审慎监管机制,为相关产业提供激励。

节能减排技改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是公司向新兴领域迈出的一步。如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更新换代传统设备后,其电能利用效率提升近10%。

项目审批需要关注敏感点及时解决问题,以确保环评批复符合要求。在去年的11月22日,一项铁路项目获得环评批复,这个过程仅用了不到60天,从环评报告书编制到审批完成全部顺利进行。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从短期美观向长期宜居转变

朱桥村曾经生活不易,但当地成立领导小组,将各项工作细化落实至每个人,对河塘疏浚清淤和临水活动空间进行改造,使得污水乱排恶臭消失,现在水清岸绿干净整洁。

智能化管理助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东海县投入300余万元建立智慧中心配套开发手机APP,让东海县2034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污水治理设施尽收眼底。此模式已成为江苏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重要法宝之一。

"十四五"投资2000亿元加快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江苏发布全国首个省域"十四五"规划,将投资2000亿元实施685项重点工程,以提高供给端能力和需求端满足度,同时优化营商环境改善生活品质,以及拉动社会投资为多赢效果带来共赢影响。在常州录安洲码头建成长江流域首个散货堆场气膜大棚,大幅减少粉尘排放量4000余吨。这表明尽管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但仍然有望得到更多金融支持以促进更好的结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