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仪征市陈集镇,麦稻秸秆的处理方式与众不同。每当收获季节到来,农民们并不会将这些秸秆视为问题,而是利用现代化机械,如搂草机和打捆机,将其高效收集、压实打捆。仅几分钟,就能从田间制作出一个坚固的大型圆柱体“麦秸捆”。这些新能源资源随即被送往发电厂,为绿色环保贡献自己的力量。
自从秸秆变成了“新能源”,在陈集镇,它不再是一种烫手山芋,而是变得宝贵无比,被称为“抢手货”。这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不仅经济效益明显,而且对环境保护有着积极作用。
据统计,各类农作物的干燥后热值虽然略有差异,但总体来说较高。研究表明,单一的麦穗或其他植物的平均热值约为15000KJ/kg,这相当于煤炭50%的热量价值。此外,通过燃烧发电后的余灰含钾、磷、钙等营养成分,可以作为高效肥料,对农业生产产生积极影响,是一种既经济又环保的解决方案。
陈集镇建设和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指出,与煤炭相比,秸秆含硫量低达前者的1/3,其燃烧排放烟气中硫氧化物含量也大幅降低,使得整个环保过程更加安全可靠。此外,由于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在当前强调生态保护的大背景下,这种做法尤其受欢迎。
为了推广这一创新技术,大力支持合作社购买专门用于打捆运输的小麦残留材料,并鼓励经纪人投资设备。在这个过程中,小麦残留材料不仅实现了有效利用,还创造了额外收入渠道,为农民增添了一份稳定的收益来源。
此举不仅促进了小规模家庭农场增加收入,也提高了社会整体效率,同时还帮助改善土壤健康,因为定期回归到耕地上可以促进土壤结构改善和养分循环。对于薛钰来说,他意识到了这项技术能够带来的巨大利润,并且由于政府政策支持,他能够扩大规模,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利益。这次尝试成果显著,让他决定继续投入更多资源,以确保未来更大的成功。他购买了一套包括拖拉机、打包机和抓草机等多种设备,以便更好地管理他的业务并增加收购能力。在2020年,他向上海电气天长分公司供应超过5000吨的小麦残留材料,每吨售价230元,比成本低200元,因此每年的收益达到12万元以上。这笔收入让他感到非常满意,因为它证明了他的决策是正确的,以及他对绿色革命所持有的承诺。但薛钰并不满足于现状,他计划进一步扩展他的业务范围,将更多地区纳入他的操作系统中,同时探索新的市场机会以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
标签: 基础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