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的快速增长中,人类创造了大量垃圾,这些废弃物成了环保科技公司研究和解决难题的焦点。记者跟随北京电台“科学环保有问必答”2015年共同参与“绿色北京”全媒体互动传播公益行动环保创新探寻团,深入两家环保企业,以再加工处理生活和生产垃圾实现循环经济为目标。
7月30日,在陕西渭南市的一家洁姆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洁姆公司),我们见证了餐厨垃圾生态化处理的奇迹。该公司利用微生物——亮斑扁角水虻独特生物特性,对餐厨垃圾进行快速安全分解,将其转化为生物蛋白。这项技术不仅实现了资源化,还通过乳酸菌发酵除臭,形成“黑暗料理”,并且对水虻来说是一种无上的美食,它们以超过自然几万倍的分解速度,“吃掉”餐厨垃圾,而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此外,亮斑扁角水虻短暂而充满活力的生命中完成从卵-幼虫-蛹-飞虫的蝶变,用尽剩余时间处理巨量餐厨垃圾。每一平方米黑水虻可匹配一吨餐厨垫,每天可处理60吨。喜食这些“黑暗料理”的黑水虻,是高蛋白和脂肪来源,可以用于生态养殖成为观赏鱼/龟饲料或是高级油、蛋白肥等多种用途。
除了黑水虻本身之价值,其粪便也是珍贵肥料,对蔬果培育产生积极影响,使得产出的蔬果市场上受欢迎,并因无公害与有机而价格昂贵。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金宜英认为,如果洁姆能模块化工艺与经营,则是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在西安郊区另一家龙凤石业有限责任公司,也通过独家专利建筑垃圾分离技术设备,让成千上万吨钢筋混凝土重现新生,为建筑材料提供再次使用,从而实现建筑垃圾再循環利用。
31日,在西安郊区工地上,我们见证了一场建筑废弃物变宝石的奇迹。一位操河南普通话董事长余金全介绍了自己的领先世界独特设备及技术。他花费六七年研制出将大块铜墙铁壁转换成砖块和路基材料的事业,这些专利技术填补国内建筑物体回收空白。在炎热夏日结束时,“科学环保有问必答”探寻团第二站圆满结束,但探寻团成员对于推广这类创新事业仍保持着浓厚兴趣。
标签: 基础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