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站在城市边缘的小河畔,手里紧握着一把采样器,心中充满了既激动又忧虑的情绪。我是大学生环境科学系的一名学生,而这次的任务,就是参与“水污染的调研研究性课题”的探索。
我知道,每当人们提到水污染时,都会想到那些被工业废弃物填满、颜色昏暗、甚至无法饮用的湖泊和河流。但是,这些都是公开场合下的景象。而我要做的事情,却要深入到这些问题背后的故事去寻找答案。
我的目的是要了解这一带地区水体的现状,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前期调查资料,这个小河不仅是附近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水源,而且也是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所必需。在这里,我面临的一个最大挑战就是如何有效地收集数据,同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采样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不少可疑的地方。例如,一家近旁的大型化工厂,其排放口似乎总是在晚上开启,不知是否与此有关?还有,在一些居民点,那些看似随意扔掉垃圾的人们,他们不知道他们的手上的东西最终会怎样影响我们赖以生的蓝色星球?
回想起老师给我们的课程内容,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水质检测方法,如化学指标、生物指标等。我决定先从化学指标开始,比如氨氮、磷酸盐等,对于工业废弃物来说,它们通常会大幅度超标。
经过几天连续不断的工作,我们终于收集到了足够数量的地表水样本,并将它们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这段时间里,我也通过对周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于这个问题意识程度以及可能造成污染行为的心理感受。
结果出来后,让人感到十分沉重。尽管存在一些改善,但整体来看,所有监测项目都显示出了一种明显的问题——我们的小河已经受到严重破坏。如果不立即采取措施,那么它很可能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地球悲剧之一。
现在,我们正在制定一系列方案,以减轻对这条小河及其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这包括加强法律法规执行力度,加强公众教育宣传,使更多人意识到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责任,也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我们才能真正解决这个困扰着我们的“静悄悄”之谜——城市小河里的沉默故事。
标签: 基础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