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观察站丨韩国多地罕见暴雪致交通大面积瘫痪

11月27日至28日,韩国多地遭遇强降雪,首都圈多地积雪超40厘米,其中首尔的降雪量刷新1907年有记录以来11月最大降雪量。

截至当地时间28日8时,京畿道龙仁市积雪量达47.5厘米,水原市积雪43厘米,军浦市积雪42.4厘米,首尔市冠岳区积雪41.2厘米,京畿道安养市积雪40.7厘米。

本轮韩国极端暴雪带来哪些影响?成因几何?后续发展如何?记者采访了国家气象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马杰。

超40厘米积雪带来哪些影响?

“积雪超过40厘米在城市出现极为罕见,积雪深度已接近成年人的膝盖。”马杰表示,如此厚的积雪不仅加剧了行人和车辆的通行难度、行人摔伤和车辆事故发生的概率,还会对城市的正常运转产生严重影响,包括交通瘫痪、建筑承重风险增加,以及供电和通信设施的故障风险。

据悉,本轮降雪天气一度造成韩国大面积交通瘫痪,民众出行严重受阻,部分建筑和树木倾倒。截至28日下午,与降雪天气相关的事故造成至少5人死亡。与此同时,降雪天气对韩国首都圈民众工作生活造成严重不便,多地学校宣布停课,传统市场屋顶出现倒塌,停水停电事件持续发生。仁川国际机场27日下午至夜间有数百架次航班取消或延误,造成大批旅客滞留机场。暴雪还导致韩国70条航线上的89艘客轮停运。

极端罕见暴雪成因为何?

本次韩国暴雪具有一定极端性,究其原因,马杰分析有以下几方面因素。首先是冷暖气流交汇导致。11月23日至27日给我国带来寒潮过程的东北冷涡系统,在向我国东北地区及俄罗斯东部移动时,给半岛带来明显的偏南气流,并输送了大量水汽。在此过程中,西北冷空气和暖湿气流的剧烈交汇导致了此次强降雪过程。“这种冷涡背景下的冷暖气流交汇,不仅导致了强降雪,也带来了明显降温。”

其次是地形抬升作用带来影响。马杰表示,韩国多丘陵和山区,地形对湿润的西南暖气流起到了抬升作用。随着气流上升,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了强降雪。地形的影响也使得降雪强度进一步增加,尤其是在山区和城市周边地区。同时,冷涡与高压脊的交互作用是这次极端暴雪的另一关键因素。“位于冷涡东部的高压脊,减缓了冷涡的移动速度,使降雪过程持续时间较长。”因而本次降雪不仅强度大且持续久,尤其影响了韩国首尔及周边地区。

局地增幅效应同样影响了本次暴雪。由于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在首尔等人口密集的都市圈,可能引发了局部垂直运动加剧,进而增强了降雪强度。

韩国气象部门数据显示,首尔地区的11月大雪极为罕见。自1907年以来,首尔在11月通常仅有轻微降雪或完全无雪。“像今年这样在11月末出现超过40厘米的积雪,不仅刷新了历史纪录,也表明这是一场异常的极端天气事件。”马杰说。

未来,伴随冷涡系统向东北方向的收缩,整体环流形势趋于平缓。受西风带控制,尽管韩国大部地区有冷空气波动,但总体强度呈减弱趋势。“温度也会在12月3日恢复至常年同期水平。中南部地区气温甚至较常年同期偏高。”

(作者:罗澜责任编辑:曹锐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