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北仑分局获悉,北仑区再度荣获美丽浙江建设考核优秀县(市、区)称号,以“八连优”的骄人成绩刷新了全市纪录。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北仑区八年如一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是这座临港工业新城向绿而行、逐美而生的精彩注脚。
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北仑以创新之笔描绘绿色转型新图景。
2024年,北仑生态文明建设的成绩单格外亮眼:作为全国首批县市区入选"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在COP16国际舞台上接受现场颁奖;宁波经开区成功跻身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北仑更是斩获省五水共治最高荣誉“大禹鼎”金鼎......这一项项国家级、省级荣誉,犹如一颗颗璀璨明珠,串起了北仑生态文明建设的华丽篇章。
蓝天白云下,宁波钢铁完成钢铁行业全省首家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万华化学等企业新晋大气绩效A级。活性炭再生中心的建成投运,"炭小宝"智慧管控平台的推广应用,让400余家企业享受到了环保服务的便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全省首个国四柴油货车限行政策落地实施,累计淘汰6243辆国四柴油货车(占全市淘汰量的46%),涉及淘汰补贴资金2.06亿元,淘汰数量和奖励金额均居全省首位,为区域空气质量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北仑的水环境治理领域同样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三大水系综合整治投入2620万元,完成8大类项目整改,实现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岩河自动监测站水质首次达到Ⅲ类标准,12个区控断面和9条入海河流水质优良率、功能达标率双双实现100%。"北仑表面处理中心获评省首批“污水零直排区”星级工业园区,大碶街道获评省首批“污水零直排区”星级街道。
在绿色转型的道路上,北仑始终勇立潮头,全省首个钢铁行业碳捕集项目破土动工,2个标杆项目入选省级减污降碳典型案例。通过排污权交易创新,收回四项指标5824吨,为企业减负超1400万元。这些举措不仅破解了环境容量制约,更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北仑特色的绿色发展新路。
春到港城,万象更新。全区34.5万亩森林郁郁葱葱,37.29%的森林覆盖率构筑起坚实的绿色生态屏障,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城乡环境品质持续跃升,"清洁田园"行动全域覆盖,成功创建4个省级未来乡村,获评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优胜区。滨水空间焕新升级,三河六岸绿廊提质增效,新增9公里绿道、10个口袋公园及8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实现生态肌理与城市功能的深度融合。新建的"城市绿野生态馆"与海洋生物多样性观测站共同构建起科普教育矩阵。特别是"海洋生物多样性数字系统"的开发应用,实现了对海湾生态系统的智慧化监管,以科技之光点亮生态保护之路,为港城的绿色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图为城市绿野生态馆。
站在"八连优"的新起点上,北仑将继续锚定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目标,深入实施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的战略部署,让"港通天下"的名片增添更加靓丽的生态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