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生物多样性调查(二期)项目日前通过专家组验收。调查采用海洋—湿地—陆地联动的方式覆盖新区全域,共记录生物2616种。调查显示,西海岸新区三大生态系统生境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家底”日益丰厚,在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种类丰富度、遗传成分复杂性等方面均处于较高水平,这也反映出西海岸新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取得的显著成效。
会议现场听取了调查项目实施单位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的汇报。据悉,西海岸新区自2022年10月正式启动生物多样性调查,采用海洋、湿地、陆地联动的方式分两期进行,实现了西海岸新区森林—农田—湿地—淡水—海洋五大生境全覆盖,重点掌握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物种资源现状等。在调查基础上,项目通过物种分布及丰富状况对新区生态系统格局进行分析及保护评估,形成生物多样性信息数据库,完成陆地、湿地、淡水水生、海洋、鸟类生物多样性图册,并对科学制定物种资源保护和利用提出建议,为全面提升西海岸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
调查显示,西海岸新区三大生态系统生境持续改善,水质、沉积物质量均符合所在功能区的质量标准,主要生物类群结构保持相对稳定,在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各方面都有所增加,新区生物多样性“家底”日益丰厚。此次调查物种包括高等植物、高等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鸟类)、昆虫、大型真菌、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鱼类,共记录生物2616种,包含淡水水生生物384种,海洋生物290种,陆生生物1578种,湿地生物36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65种、“三有”保护动物12种;IUCN极危物种4种、濒危物种9种、易危物种11种;中国新纪录物种1种、山东省新纪录物种182种、青岛市新纪录物种1种。
来自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东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对项目研究成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项目在统筹森林、湿地、海洋三大生态系统基底资源,融合调查、分析、评价及科普宣教等方面都有创新,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生物多样性智慧平台的构建。据介绍,项目创建了西海岸新区物种登记名录和西海岸新区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前者包括了西海岸新区生物命名、分类及其他相关信息;后者则包括西海岸新区生物实地采样分布数据,如调查站位、数量分布、保护现状等信息。上述两个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了西海岸新区珍稀濒危及入侵物种的分布、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承载力等重要信息,为地方加强监管工作提供助力。
青岛西海岸新区是批复设立的第九个国家级新区。近年来,通过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蓝色海湾整治、中央公园建设和环境整治提升等一系列重大行动,新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先后获评国家生态区、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通过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开展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调查,摸清了新区生物多样性资源家底,为今后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青岛市生态环境局西海岸新区分局四级调研员付海妹表示,下一步分局将结合调查和评估结果,提出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和管理策略,更好地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的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