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团选择关注如何在钢铁般的秋冬季节中寻找最合适的差异化限产策略

事件

10月16日,生态环境部等16个机关部委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对此我们进行深入分析。

分析

在《行动方案》中,对于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的设定虽然有所降低,但仍然高于去年的要求。今年的目标是“2+26”城市秋冬季期间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4%,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6%,相较于9月份发布的征求意见稿(PM2.5下降5.5%、重度污染天数下降8%),尽管有所放宽,但总体上仍然高于去年的计划(PM2.5下降3%、重度污染天数下降3%)。考虑到去年秋冬季空气质量改善效果不佳,明年作为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一年,这一季节限产效果对于实现2020年的目标至关重要,因此本次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执行层面预计将更加严格,对钢铁和焦化行业生产产生显著影响。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钢企差异化限产措施。在应对大气污染的情况中,本次《行动方案》提出实施差异化应急管理机制,即生产工艺、排放治理水平达到全国领先水平的A级企业在遇到重污染时可以不采取减排措施,而达到省内标杆水平的B级企业则适当减少减排措施。目前,“2+26”城市中的唐山市已经公布了钢企分类结果显示,其中31家钢企中只有两家被归类为B类,其余均为C类。鉴于唐山地区环保治理能力在“2+26”城市中居首位,我们推测其他城市steel factory 的分类情况或将以C类为主。

同时,焦化行业面临着更大的产能压缩挑战。本次《行动方案》强调要深入推进重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并要求河北省、山西省和山东省分别压缩焦炭产能300万吨、1000万吨和1031万吨。这意味着随着这些地区逐步实施焦炭产能压缩策略,将会对市场供给造成短期内波动。此外,《行动方案》的要求还包括加快淘汰炉龄时间较长且炉况较差的焦炉工作,这将进一步影响市场上的焦炭供应量。

风险提示:由于政策执行可能存在偏差,以及政策调整可能发生变化,不断关注这两个关键领域对于理解当前市场环境至关重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