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10月16日,生态环境部等16个机关部委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攻坚行动方案》,对此我们进行深入分析。
分析
行动方案中所设定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较之前的征求意见稿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去年的目标。今年的方案要求“2+26”城市秋冬季期间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4%,重污染天数减少6%,与前次征求意见稿相比,虽然目标有所降低,但仍高于去年的方案。此外,由于去年秋冬季空气质量改善效果不佳,以及明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一年,这一期限产将直接影响到2020年的目标实现,因此今年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执行层面存在趋严预期,对钢铁、焦化企业生产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注今年秋冬季钢企差异化限产落地情况。在限产措施方面,本次行动方案提出实施差异化应急管理,即对于环保水平较好、排放强度较低的A级企业,在重污染期间可以不采取限产措施;而B级企业则适当减少减排措施。本次“2+26”城市中,唐山市已经公布了钢企分类结果,其中31家钢企中,有两家被归类为B类,其余均为C类。鉴于唐山地区在“2+26”城市中的领先环保治理水平,我们推测其他城市可能也是以C类为主。考虑到过去环保部门反复强调禁止环保限产“一刀切”,今后的钢企限制也将主要依据差异化限产,并且由于这段时间气象条件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出现更多重污染天气,因此分类为B和C级的钢企可能会频繁进行短期限产,这些都值得关注。
焦化行业面临更大的压缩力度,关注其去产能落实情况。在本次行动方案中,对焦化行业提出了更大的调整要求,包括河北省300万吨、山西省1000万吨以及山东省1031万吨焦炭生产能力压减。这意味着山东省在四季度将会经历显著的焦炭供给压缩,同时,也加快淘汰老旧设备,以提高炉火效率。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一旦这些政策得到有效实施,将对市场供应造成长远影响。
风险提示:如果实际执行不到位或者政策发生变化,将对上述产业链产生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