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国家生态环境部对全国51个海域进行了垃圾监测,并在6个关键区域开展了微塑料检测。据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主任王菊英透露,结果表明中国近岸海域的垃圾和微塑料密度处于中低水平,与国际同类调查相比有所下降。此外,由于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如中华白海豚、布氏鲸以及斑海豹等珍稀物种再次出现在众多滨海湿地中。截至目前,中国已将近30%的近岸水域和37%的沿岸地区纳入生态红线保护范围,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中国向好的海洋生态环境发展趋势。
《2021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在这一年的情况下,整体上我们看到了积极的变化:符合一类标准的水域面积占总面积为97.7%,比去年增加了0.9%;优良(一、二级)的近岸水质比例达到了81.3%,较前一年增长了3.9%.这不仅证明了我们的努力有效,也为经济活动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与保障。
此外,还有许多照片展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更加和谐共存的情况。通过综合管理和精准保护,我们正在努力维护我们的蓝色星球,同时也促进着相关产业健康发展。这对于提高人们对环保问题认识,对于推动绿色生活方式,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