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破坏的案例空气净化器乱象揭秘 - 认证混乱虚标数据夸大宣传

在空气净化器市场的热潮中,消费者被大量商品的信息淹没,不少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忽视了产品质量和认证标准。市工商局最近对这一领域进行整治,揭示了三大问题:认证资质混乱、虚标数据、夸大宣传。这些不正之风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行动力度显著

据市工商局稽查总队薄宗林总队长介绍,这项专项行动自1月份以来,全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开展集中检查,共检查经营主体1720余户次、网站80余户次,品牌10余个次。结果显示,有54件违法案件被立案,其中已结案22件,被罚款183万余元。这一数字彰显了政府对于此类问题的高度关注和强有力的执法力度。

查处重点行为

在此次行动中,工商部门重点查处了一些违法经营行为。一是虚标商品性能或获得的荣誉等信息;二是无科学依据夸大空气污染后果,以恐慌消费者并误导其购买;三是仿冒或假冒知名品牌名称包装装潢及企业字号或名称,使得消费者误以为高端产品。

现场观察

北京晨报记者到苏宁电器实地考察发现,一些中高档洋品牌受到了顾客青睐,但销售人员推荐的一款售价3000多元国产净化器同样受到欢迎。此外,还有一款进口品牌售价5000多元,其净化率超过99%,但记者对其宣传提出疑问。销售人员则出示美国检测报告和中国家用电器检测所的检测证明,并表示部分顾客因为信任品牌而选择更贵的产品。

专家警告

国家室内检测中心主任宋广生指出,一些消费者迷信最贵、最洋就是最好的,其实并不一定如此。他解释说,有一些“德国合作”只是表面上的,而实际上只有一部分组成部分来自德国。而且国内净化器数量众多,大约700多个,其中许多涉嫌虚假宣称。

宋主任建议购物时要注意复合型或筒式净化器,以及不要盲目追求洋品牌和高价格,因为一般成本不超过1000块,因此合理价格应在3000元以内。此外,他提醒大家要细致审视产品认证资质是否真实有效,不要轻易相信夸大的宣传语,如“pm2.5去除率>99%”、“联合中科院、清华大学400多名教授研究员”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