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气净化器市场的热潮中,消费者被大量商品的信息淹没,不知道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然而,市工商局日前通报了三大问题:认证资质混乱、虚标数据和夸大宣传,这些问题让人深感不安。
行动工商查处立案54件
自1月份以来,全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开展了一场集中整治空气和饮用水净化类生活用品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已检查1720余户次、网站80余户次、品牌10余个次,共立案54件,并已经结案22件,罚款183万余元。
此次行动主要针对三个违法经营行为:一是虚标商品性能或荣誉;二是不顾科学依据夸大污染损害后果;三是仿冒他人的知名产品名称或包装装潢,以误导消费者。
现场中高档洋品牌受青睐
北京晨报记者走访苏宁电器时发现,一些国产空气净化器价格相对合理,而高端进口品牌则以超越99%的去除率进行宣传,但销售人员提醒消费者不要过于担忧,因为这些检测报告经过美国专业测试及中国家用电器检测所验证。
专家建议不迷信高价
国家室内检测中心主任宋广生指出,不要盲目追求最贵或最洋的产品,因为很多“德国合作”实际上只是外壳由德国制造,而内部技术可能并不涉及真正合作。此外,他建议购买复合型或筒式净化器,并强调一般净化器成本低,因此价格应在3000元以内。
细数空气净化器“三宗罪”
认证资质混乱。有些企业声称获得美国权威部门认定,但这些声明往往缺乏真实性,无从查证。
虚标数据。一些厂家标出的数据与国家标准不符,有时候根本没有相应认证标准。
宣传夸大功效。这导致消费者的恐慌和误解,比如宣称PM2.5去除率超过99%,或者声称有来自清华大学400多名教授研究员参与开发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