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环境监测中心引领潮流水生态监测全面启动物品检测新篇章

我将这段内容重新表述如下:

水生态监测作为一个概念,虽然听起来新颖,但事实上,它早在2008年就已经被提及并多次在会议上讨论过。水利部明确指出,将水生态监测纳入到常规的水质监测和水功能区监督管理之中。这一决定为后续的全面推广打下了基础。

近日,北京发布了一则新闻通告,再次将水生态监测带到了公众视野。北京计划启动新的全市范围内的地表水体全覆盖的水生态监测工作,这将是2021年度第二轮这样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北京市的 水文总站已经增加了更多的监测点,从最初的66个增加到了166个,并且涵盖了整个城市的大部分地表水体以及湿地保护名录中的所有湿地。

此外,这项工作还包括对重要湿地公园进行全面的评估,以确保所有主要的地表水体都能得到完整覆盖。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一次性完成,而是每年都会进行三次,每次分别针对不同的季节,比如萌发期、繁盛期和衰亡期。

自2009年以来,北京市就开始推进这一项目,并且已经有12年的时间来不断扩展其范围和完善指标体系。从最初只关注特定的区域到现在能够覆盖整个城市,可以看出这一项目正在逐步向前发展。

那么,我们知道什么是“水生态监测”?简单来说,它是一种从环境质量角度来观察和评估某些理化指标。但实际上,它更深层次的一面,是从一个系统思维出发,对整个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以及它们如何互相作用进行评估。这不仅包括常规理化指标,还包括对生物种类、数量等方面的考量。

尽管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但我们可以参考一些地方政府发布的情况了解具体怎么做。在一些地区,比如北京,他们会根据不同类型(如生境、理化、生物)来设定不同的标准。而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原因很简单:单纯依赖于理化指标是不够的,因为它们无法完全反映一个区域整体健康状况,更不能代表人类生活水平变化所需考虑到的因素。

随着治理目标发生改变,从过去强调排洪能力转向强调环境保护,现在人们更加重视通过综合评价方式来提升治河效果。此外,“十四五”期间,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人口规模控制措施,以及关于蓝天白云绿树的问题进一步优化改善这些问题相关政策也越来越多出现,所以我认为全国开展这样的工作或许是一个趋势性的发展方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