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转型加速低碳环保小制作引领固定污染源管理新篇章

1月17日,环保部发布了《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这是一项重大的环境保护政策。该法规旨在规范排污许可证的核发程序,明确排污单位、环保部门和技术机构的责任,并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这意味着从现在开始,环保部门将更加严格地监管企业的环境行为,对每一个具体排放口都进行细化管理。

此次改革中的一个关键点是统一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制度。根据新规定,每个企业必须持有有效的排污许可证,并且其允许释放总量将基于行业重点污染物和环境质量改善要求来计算。此外,这项法规还从单一化学品浓度控制转向了多种化学品协同控制,以实现浓度与总量双重管理。

为了加强执行力,《管理办法》引入了一系列制度,如企业承诺、自我监测、记录台账、报告提交和信息公开等五项措施。这些措施旨在确保企业遵守法律并公布其环境表现。此外,该法规还为无证或不按证操作以及材料造假等违规行为设定了五种不同类型的罚款条款。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重点还是简化管理,都由设区市级环保主管部门负责核发排放许可证。此外,还计划推进固定源清理整顿,加大对未经批准或不按照规定操作企业的惩罚力度。在技术支持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委托专业机构提供技术支持以帮助实施这一制度。

《管理办法》作为实施排放许可制度基础文件,不仅明确了排放者的责任,也鼓励合法活动并惩治违法行为。为了进一步落实这一点,该法规还引入了一些新的监测和报告要求,以及关于信息公开的一些新标准。

需要指出的是,从“十三五”规划开始,我国已经积极推动这一领域改革。2016年底,一份通知标志着正式启动这个过程,而随后发布的一份名录为改革提供了更详细的指导。而今,我们期待未来环保部将继续推动相关立法工作,为我们打造更完善、更高效的地球家园做出贡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