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不断探索环境保护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近年来,江苏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如“10条”、“12条”、“18条”,以及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33条”,建立了企业环保接待日和金环对话机制等,有效提升了生态环境保护水平。
通过差异化监管、企业产权保护制度和严格禁止生态环保督察“一刀切”的做法,江苏实现了服务大局与保障大局并重转变。企业作为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力量,被鼓励成为绿色发展领军企业。截至2022年8月,“2022年度绿色发展领军企业”共有106家,其中主要来自钢铁、电力、石化等行业,这些企业在财税政策支持、环境管理服务和包容审慎监管方面获得了激励。
例如,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更新换代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实施节能减排技改项目,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加强产品竞争力,为公司向高端、新兴、绿色的领域迈出步伐提供支持。
为了确保重大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即使面临特殊情况也能够及时解决问题,如盐泰锡常宜铁路项目,在紧迫工期下完成环评审批工作,由于其沿线噪声敏感目标分布集中且生态环境较为敏感,因此需要特别关注。在这个过程中,全省多个部门组成工作组共同努力,最终在去年11月22日完成了环评批复工作,从编制报告书到审批结束仅用60天时间。
同时,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行深入推进,将由“一时美”向“时时美”转变,使得农村生活更加文明健康。这包括美丽村景创建、农村公厕建设以及长效监管机制建立等措施,以此提高乡村生活品质,让农民享受到更好的居住条件。
为了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智能化管理,东海县投入300余万元新建智慧中心,并开发手机端APP,让远程监控和维护变得更加便捷。此举不仅提高了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效率,也促进了智能化运维模式在农村地区普及使用。
未来规划将投资2000亿元加快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如缺乏配套设施、高成本、高风险等,同时也期待这些投资能够带动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