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眼中的碧蓝天空比生态谁的更蓝

在昨天的南京生态文明建设动员大会上,市委杨卫泽没有仅停留于宏大的理念,而是通过手机与大家共同探讨蓝天与空气的美好。现场,与会者亲眼见证了南京作为环境“样板房”的精致表现,以及它与高淳相较之下的差距。在这片蔚蓝的天际下,我们感受到了心旷神怡的情绪,但也必须面对现实:2011年,南京生态环境评分曾经在苏南五市中排位末尾。即便有亚青组织的帮助,近期全省空气质量排名中仍然位列第五。这不仅是南京作为省内首个窗口城市应有的形象,也是未来七年内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所面临的挑战。

没有绿水青山,就无法拥抱金山银山。借鉴高淳那份碧蓝的天空,我们得以窥见了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宁愿放慢脚步,也要确保行动落地。每当我们推开窗帘,环顾四周,每一个区域都不能满足于自身职责范围内尚可的情况,而应勇敢地拿出镜子,与众多地区相比较,看谁能拥有一片更为清新的天空、更为纯净的地球。

拼建绿色生活,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长和未来规划,更深层次地关乎市民们享受到幸福感。这正是政府最重视的人类福祉,也是官员追求最佳政绩的心向往之所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