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的南京生态文明建设动员大会上,市委杨卫泽没有仅停留于宏大的理念,而是通过实时的手机数据与大家一同探讨了清新的蓝天和洁净的空气。就在那片环境“样板房”里,与会者们得以亲眼见证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细化运作,并对比出自身地区差距。在心旷神怡之下,谈论到蓝天,我们才真正感受到改善环境所需的强烈动力。而在这宁静的蓝天背后,更应当意识到存在的问题。回顾往昔,2011年南京在苏南五市中的生态环境评分名列倒数第一。这使得即便有外援助,如亚青团队提供的一手帮助,在最近全省空气质量排名中仍然只能排第五,这样的形象不仅是不应该有的,也成为了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目标面临的一大挑战。正如那句名言:“没有绿水青山,就没有金山银山。”用高淳那碧空如洗的地景作为镜子,对未来发展提出了明确立场:宁愿放慢脚步,也要坚持实效性。这就要求每个区域都不能满足于自己领域内还算可接受的环境状况,而是要勇敢地拿起这个镜子,不断比较谁能拥有一片更为绚丽多彩、更为清新宜人的天空。追求生态文明意味着同时也是经济发展、未来的铺设以及市民幸福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政府而言,是最直接关乎民生的决定;对于官员们而言,则是最好的政绩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