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环境保护的新篇章湖南试点先行

在中国环境报的报道中,澳大利亚·长沙绿色建筑研讨会近期成功举办,这次会议由澳大利亚驻广州总领事杜恪然带领一支强大的代表团参加,包括来自澳大利亚绿色建筑理事会的成员以及十家知名建筑企业。这些行业巨头对湖南在绿色建筑领域的潜力表示出了浓厚兴趣,并希望能够通过具体项目,如绿色学校和办公楼等形式,与长沙市政府合作。

目前来看,交通和建筑行业对于能源消耗占据了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以上,这对长沙这个建设两型社会的核心城市来说是一个重大而全面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问题,长沙市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与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签署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合作备忘录,并将其作为重要合作内容。此外,由于其在可再生能源应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长沙也被评为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

过去一年里,该市已开始在10个地点(共368万平方米)的试点工作,并计划推进一批新的绿色建设项目,如博物馆、图书馆和音乐厅等。这一切都表明了长沙市政府对于提高城市能源效率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所持有的坚定决心。

据杜恪然介绍,2010年,在澳大利亚投资于绿色建筑领域达到18亿美元。在他们那里,有一个严格的六星级标准认证体系,其中最高的是五星级认证。一旦获得这样的认证,即使是较小规模的小型住宅,也可以提升其市场价值。而且,有超过400万平方米的地产得到了官方认定的“绿色”称号,而有超过800万平方米的地产正在申请此类认证。此外,对于昆士兰州政府而言,每一座主要政府大楼都必须达到至少五星级认证才行。

通过分析一些成功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相同自然条件下,比起传统的大楼,那些采用了节能环保技术设计的人造结构则能减少80%以上的能量消耗,同时还减少材料使用的一半,用水量降低70%。研究数据显示,在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的”办公室里员工生产力的提高达到了11%,而学生们则在同样设定的“绿校园”里的成绩增加了12%,病人康复速度也有22%上升。

尽管如此,为何这种具有显著益处的手段却没有得到更快普及?这是因为人们需要认识到实施这些改变并不仅仅是一项经济性质的问题,还涉及到深层次的心理转变以及政策支持。清华大学的一项研究揭示出,对于新颖但可能带来额外成本或改变习惯的事物,我们人类通常存在一种抵抗心理,因此很难接受即便是最优解的情况。但随着时间推移,以及更多实践经验积累,我相信我们将越来越多地了解如何克服这一障碍,从而促进更多人群加入这场追求更美好未来的运动之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