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流域,作为中国的母亲河,长江不仅是水资源的重要源头,更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区位。长江全长6300公里,流经11个省市区,其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超过40%,人口占比在40%以上。水资源方面,长江的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总量的35%,对国家战略淡水资源库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4+1”污染源,即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化工污染、农业面源污染、船舶污染以及尾矿库污染的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多次强调了需要加强治理。数据显示,近30%的重要湖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而生物完整性指数已经降至最差等级,无鱼状态。在废水排放方面,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别占全国43%和37%。
三峡集团作为龙头企业,在干环保领域显得新手,但其在开发利用国内水电资源方面经验丰富,从成功建设三峡工程到滚动开发四座大型梯级水电工程,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项目都证明了其能力。此外,在2018年12月13日,由三峡集团开展长江大保护业务实施主体成立——长江生态环保集团,为这一历史使命提供了新的推进力。
然而,这一任务并非易事,它面临着五大挑战:自身能力建设不足;PPP模式推进遇到瓶颈;缺乏科学系统治理方案;产业链上下游整合不够;以及体制机制制约共抓大保护形成合力。这五项挑战迫使相关部门加紧调研组建,以宜昌、岳阳、九江等地为切入点,对城镇排water管网基础设施落后情况进行深入摸排,并提出以“流域统筹、区域协调、系统治理、标本兼治”的原则来推进城市污water处理和综合环境治理方案。
试点城市九江通过发挥“共”字精神,将PPP项目快速落地,使得一个曾被认为难以实现的大目标得以迅速完成。这一速度与效率背后的秘诀,是来自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支持,以及参建单位共同努力。在短时间内完成整个PPP流程所需通常半年的时间内,只用两个月就完成准备工作,这种高效操作对于解决审批问题尤为关键。
随着试点城市一期项目全面开工建设,以及第二批合作市县全面对接,最终达到32个子项开工建设,这些措施为实现更深层次的生态环境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而聚焦城市地下排water管网修复治理工作,也成为当前重点,因为管网质量直接影响污water处理厂进water浓度。如果没有健康的地下排water管网体系,那么所有其他努力都是白搭。因此,加强这块基础设施维护与升级,是确保河湖健康的一个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