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光热发电项目招标遇冷:绿色低碳技术落后于发展需求
在中国能源结构的转型中,绿色低碳环保手抄报成为了推动这一过程的重要工具。然而,在实现这一目标的道路上,面临着诸多挑战。近日,一则关于中国首个光热发电特许权项目遭遇冷淡响应的消息,凸显了国内产业化基础薄弱、技术欠缺的问题。
鄂尔多斯50MW(兆瓦)工程是该国实施太阳能热发电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项计划已经酝酿了8年,但即便如此,昨日在北京开标仪式上,只有三家企业参与投标。这三家企业分别是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而此前在国家光伏特许电站招标中表现突出的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旗下的子公司们并未出现。
分析人士认为,这次招标“心理价位较低”为主要原因之一。在高成本设备的情况下,企业难以承受。此外,由于国内尚未实现光热发电技术产业化,加之国家对上网电价的心理预期过低,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本次招标效果不佳。
尽管全球已建成的光热发電站只有891MW远远小于全球几十吉瓦光伏電站,但这并不妨碍其优势。采用太阳能光熱發電技術具有其他形式的太陽能轉換所無法比擬的優勢,即可以储存在巨大的容器中,在太陽落山後幾個小时仍然可供使用。
根据财新网报道,此次工程预计最初年发电量为1.2亿千瓦时,计划总投资16亿元。由于技术相对欠缺,此次参与投标的3家企业都是与提供技术的国外企业进行合作,其中包括德国太阳千年有限公司等知名品牌。
与之相比,国内从事光熱設備生產企業較少,比如皇明太陽能集團公司才剛研制成功國內首套槽式熱發電系統。而且,由於中國企業對於這一領域技術掌握不足,這意味著成本會更高,不利於競爭。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的西班牙政府给予光熱發電上的網絡價格為0.27歐元/千瓦時(約2元/千瓦時),而2010年8月16日開標的一項280MW國家第二期白昼燈示範項目報出了每千瓦時0.7288元(約0.72元/千瓦時)的價格,最终所有中標價格都在1元/千瓦時以下,這一高成本使得成本居高不下的照熱發電劣勢更加明顯。
虽然这个项目目前遇到了困难,但它还是被列入到了《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之中,并且在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也提出了开展太陽能熱發電試點。在今后的规划里,也可能会推出更多相关项目,以促进我国太阳能発動機技術の發展和战略储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