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杂鱼到明星物种鳑鲏的鱼生转折

在垂钓爱好者的圈子里,有一类肉少、刺多、味苦,被称为“牛屎鲫”的小杂鱼,曾经备受嫌弃。它们名为“鳑鲏”,是一类广泛栖息于亚欧的小型淡水鱼的统称。它们与河蚌等双壳贝类互帮互助,彼此在对方的繁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今在原生鱼爱好者眼中,鳑鲏不再是受歧视的小杂鱼,而是身价倍增的明星物种,是什么让它们的“鱼生”发生了转折呢?

对儿时的我来说,最有吸引力的事情莫过于蹲坐在河边看大人们钓鱼。潺潺的河流如同一个天然的博物馆,我总是专注地盯着水面,期待着漂沉竿起时,又能见到哪些新奇的鱼类。在不幸被拽出水面的鱼中,偶尔会有一种只比硬币略大、闪着虹彩光芒的小鱼,它体型虽小却很有力量,不停挣扎的尾巴在空中甩出一串串水花。

鳑鲏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欧亚的小型淡水鱼,全世界共有70余种,我国分布有30余种。鳑鲏喜欢群居、食性很杂,会一拥而上抢食鱼饵,因此常遭到钓鱼人的嫌弃。由于太过常见,它们一直以来受到的关注有限。但近些年,随着饲养我国原生淡水鱼热潮的兴起,鳑鲏却逆袭成为鱼类爱好者心目中的明星鱼种。一些鳑鲏新种的发现离不开爱好者的贡献,下图的白边鳑鲏就是一个例子。十余年前,一位当时还在读初中的原生鱼爱好者“Swyzb”于江西婺源采集到了这种鳑鲏的鱼苗,后由鱼类分类学专家李帆博士正式发表为鳑鲏新物种。顾名思义,这种鳑鲏的背鳍、腹鳍和臀鳍都镶着鲜明的白边,外观很有辨识度。

“唉!牛屎鲫又来闹窝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