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在短暂的三个月里,紧锣密鼓地建设了71个水质自动监测站,这不仅是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坚定承诺,也是如何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步骤。比喻地说,山西省就像一位精明能干的小提琴手,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通过省长的决心、厅长的紧抓和各市政府的行动,山西省成功解决了源流不明、责任不清的问题,为确保每一条河流都能歌唱起来奠定了基础。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省政府下达了一项严格要求:在今年7月1日前,全省七大河流(桑干河、滹沱河、漳河、沁河、涑水河、大清河)必须建立起完整的地表水跨界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这项任务被视为打好碧水保卫战的一部分,是山西省生态环境改善的一个关键措施。
随着时间迫近,一系列紧急通知和会议接连不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迅速响应。在这背后,是厅长潘贤掌带领下的全省地表水跨界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指挥部,他们以“坐不住、睡不着、等不得”的紧迫姿态狠抓落实,不让任何问题拖延下去。如果有哪些地方落实不好或完不了任务,就要请责任人当场解释清楚。
最终,这样的高效协调和快速行动,使得71个地表水跨界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提前完工,不仅体现出山西省委和省政府对此次工程决心与魄力,也展示出了各级政府治理能力与信心。这对于彻底解决同一流域市县之间分配责任的问题以及改善全省 水环境质量,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地位作用。
标签: 地理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