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提醒我们通过秸秆打捆并合作示范收购后送往电厂燃烧发电我们共同保护环境

陈集镇的麦秸捆在丰收季节不再是堆积如山的垃圾,而是被机械化打捆后,变成了送往电厂发电的“新能源”。这项技术不仅解决了农民面临的处理难题,还为他们开辟了一条增收之路。通过秸秆打捆机和搂草机,将小麦秸秆收拢整理压实,形成巨大的圆柱体“麦秸捆”,这些高热值燃料被运往发电厂使用。

据统计,秸秆平均热值为15000KJ/kg,与煤炭相比仅需50%量。其余灰含有钾、磷、钙等营养成分,可作为肥料,对环境友好。此外,由于含硫量低,可以减少大气污染,并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明玉专业合作社致力于推广此技术,并与上海电气天长分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每年定量供应给电厂。政府也对此予以扶持,提供培训帮助合作社掌握新技术。在薛钰的一次市场调研之后,他决定扩大规模,并购买了更多机械设备来提高效率。

至今,明玉专业合作社已成功将4000吨以上的麦秸捆送往发电厂,每年的收益至少可达12万元。此外,这种资源综合利用还包括生产生活用纸、有机肥以及饲料等多种形式,让每一部分都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使得政府、企业、合作社和农民都能够从中受益。

未来,陈集镇计划增加收购点和扩大利用规模,将这一产业做成改善环境和农民增收的大产业。随着这种技术的普及,不仅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也为农民带来了经济效益,是他们眼中的“香饽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