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达标却如影随形的“帽子”,节能环保理想何时能摆脱扰民的阴影?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常见居民与官方的对话:地铁声音、车辆噪音,居民感受深重。执法人员面临着调解难题:“达标扰民”成为一场拉锯战。
解决之道在哪?标准制定是否合理?专家指出,标准不完善是问题之一。如何结合实际找到评价方法?城市发展遗留问题、工程规划缺陷、技术限制和生活习惯各有因素。
针对不同情况,有地方采取了措施。在江苏南通商场空调外机引起噪声困扰后,执法人员三阶段整改,最终解决问题。在深圳,他们尝试直播式执法,让公众参与理解。
然而,这些努力为什么还未完全消除问题?基层执法人员心中的顾虑:社会生活类噪声较易解决,但交通类噪声成本高或技术难度大。企业减振降噪投入巨资仍被投诉,为何两者难以平衡?
民众期待的是什么样的安静权益保护呢?新《噪声法》更注重“扰民”,鼓励社会共治。而政策已经明确了路径,比如源头防控和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方式。但是,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宁静权”的追求不会停止,而环境质量提升也依赖于长期坚持。
标签: 地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