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京杭大运河,起点是北京,终点是浙江的杭州,全长达1 794千米,从南到北贯穿中国,与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这五大水系相连,是世界上最为漫长的人工建造的水道。它不仅是一段历史,也是一个连接着古代文明的桥梁。
京杭大运河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的一条运河。在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为了实现他的北伐计划和统一中原,他在公元前485年开启了邗沟工程,使得两条主要水道——长江和淮河得以相通。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运河不断发展壮大。在隋朝的大业六年(605年),隋炀帝通过征集数百万民工,将通济渠与邗沟相连接,从而使得南方与北方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此后,在同一朝代里,又从洛阳附近开凿永济渠,一直延伸至蓟县(今天津附近),再经由永定河抵达天津。到了610年的那一年,由于需要进一步扩宽和深化江南地区的航行路径,大运 河又从今日之镇江一直延伸至余杭,这样整个南北的大运 河项目就完成了。
在元朝时期,当北京成为新的都城后,大運 河便被修整并缩短了800多公里,让其直接从山东地区向北流动。这就是现在我们所见到的那条经过改造的大運 河。
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交通要道,大運 河曾经扮演过不可或缺的地位。但由于无法独立于周围环境中运行,加之地势悬殊以及黄土高原洪泛等问题,使得许多部分常常发生堵塞的问题。1911年的津浦铁路通车后,不少区域失去了往日光荣的地位,而之后,因为战争、自然灾害等原因,有些段落开始废弃使用。而1949年后的恢复工作,则是在努力挽救这些废弃部分,并逐渐恢复其功能。大運 河南端还进一步拓展7千米,以此确保船只能够顺利进入钱塘江,那么它就成为了一个既有历史又充满活力的现代交通网络的一部分。
标签: 基础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