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国际生态经济协会主办的国际碳中和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就生态系统管理在固碳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入阐述。根据傅伯杰的介绍,过去二十年,我国每年通过生态系统管理固碳六亿吨,这一成效得益于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科学保护和优化。
所谓的生态系统管理,就是根据不同区域的特征与内在机制进行综合性的规划和操作,以增强其自然治理能力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被誉为基于自然解决方案。傅伯杰通过中国实践经验,为未来的生态系统管理指明了方向,并提出了四个省份——内蒙古、黑龙江、四川和云南——增汇潜力巨大的建议。
从理论到实践,中国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不仅包括前期的人为措施来“治愈”破坏或退化的地表资源,还包括后续阶段对于整体性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一系列策略。这种一体化治理模式强调多层级协同,而非单一层级最优解,同时注重让人类活动融入进去,以提升整个生物圈的服务功能,从而促进人与自然共存。
然而,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挑战,比如需要考虑不同地区间时空关系,以及因地制宜调整空间布局以实现最佳配置。此外,尽管现有的森林恢复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需继续探索农田养分管理、新型水稻种植技术等领域以提高效率。
总结来说,为了更好地发挥出这些生物资产带来的福祉,我们必须将这些原则纳入国家战略之中,并确保它们得到有效实施。这意味着要加强顶层设计,对土地恢复进行全面的规划;扩大可持续生产范围;设定具体目标并实施多元技术创新;最后保持投资效率并提升地方生活水平,以便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标签: 基础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