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疆地区的火电厂,自从采用了海水淡化技术后,已经不再是过去那种大耗水的能源消耗者,而转变成为了一座造水的工厂。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简称“国投”)北疆发电厂,以其独特的循环经济模式,即“发电-海水淡化-浓海水制盐-土地节约整理-废物资源化再利用”,实现了热电联产,同时解决了沿海地区缺乏淡水和高浓度海水排放的问题。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贫瘠的人均可用淡水资源国家之一,我们面临着严重的供给不足问题。尤其是在京津唐区域,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华北平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这导致了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影响。
为了缓解这一矛盾,采取海洋淡化作为重要途径显得尤为必要。但长期以来,由于关键技术被国际大企业垄断,加之设备和技术受限于进口,我国在这方面仍然存在巨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对国内自主创新、加强科技攻关至关重要,这将有助于替代进口、提升国产化率,并推动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走向国际市场。
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文件都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海洋淡化产业的决策。据悉,一项位于滨海新区的大型项目,其年节省达532.4万吨饮用淡水,并且90%以上用于社会供应。这项工程不仅减少了大量浑浊废液排放,还促进了资源循环利用,为当地提供了一种有效管理与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手段。
通过实施超低排放改造项目,不仅能降低煤炭燃烧时产生的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而且还能够提高发电效率,使得整个过程既符合环保要求,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从而实现零排放目标。此外,该项目还创造性地将废弃材料转换成建筑材料,为当地节约土地同时增加就业机会,是典型的人文环境保护实践案例。
标签: 基础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