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民宿垃圾处理难题引关注社会如何选择合适的托管平台

杭州一家“海底捞”连续四天的垃圾被拒运后续:部门昨日突击复查,垃圾分类整改基本过关,取消“垃圾拒运”

最近一个月,海底捞绍兴路店长时间存在不规范的情况。6月6日,下城区“三化四分”办、文晖执法中队及朝晖环卫所等单位再次联合上门,经检查发现,店内垃圾收集容器配置不规范,垃圾混装等现象依旧存在。之后,部门对该店开具了“垃圾拒运单”,并要求其限期整改(本报6月7日4版曾有相关报道)。

10日,当局限期整改的最后一天进行了突击检查,对于这家海底捞门店的整改情况表示满意。这家海底捞门店在后厨配料间开始实施垃圾分类,一楼的垃圾放置点也进行了重新改造提升。

记者观察发现,无论是电梯口还是用餐区,都贴上了多块垃圾分类宣传告示牌。在后厨配料间,这里原本放置混装钢制不合规的 垃圾桶,如今已经取消,而隔壁配料间摆放着绿色可回收物品的桶,并标注清晰信息。此外,还设置洗碗间中的餐厨废弃物、可回收物和其他废弃物各自对应的专用桶。

下城区“三化四分”办专项检查员王伟岸表示:“从6月6日检查时,我们未能看到任何明确的垃圾分类标识,现在已基本完成整改。”

此外,一楼原来的集中置放点也进行了升级和隔离,便于每天定时清运。负责人王木青介绍,该店每天产生大约26桶废弃物,由杭州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清洁直运一分公司负责清理。他解释说,他们曾多次与相关人员沟通但效果有限,因此向当局反映问题。

据悉,此次事件将成为常态化管理方式之一。自去年夏季以来,在类似情形发生时共有26家小区或单位被发出过类似的警告信,让他们限期整理。

杭州市局市容环卫监管中心表示,只要这些单位或小区能够按要求进行完善修改,那么相关措施将会撤销。如果没有按照规定执行,则可能会继续施加惩罚性措施,以此作为一种常态化管理手段来强调公众对于环境保护责任感和行动能力。

延伸阅读:

《如何选择民宿托管平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