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古老的土地,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它由黄河、淮河、海河等河流携带的泥沙冲积形成,是中国第二大平原,面积约31万平方千米。
据地质学家研究,大约在距今1.3亿年前,华北平原是一个大海湾,其海岸线一直迫近太行山麓一带。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黄河和其他河流不断携带大量泥沙,最先在山前河口一带堆积起来,这些沉积物逐渐形成了从出口处向外辐射的扇形堆积体,在地貌学上称之为冲积扇。大大小小的冲积扇不断向海湾伸展扩大,再加上黄河频繁摆动改道,这些冲积扇最终被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今天广阔无际的华北平原。
尽管总体上华北平原是一望无际的大片沃土,但由于历史上的多次决口和泛滥,以及黄河改道后留下的故道,它的地形并不完全是这样。一系列冈地、坡地、洼地以及古老的小径,都成为这一区域独特的地理景观,使得这里既有巨大的农业潜力,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地理障碍。
此外,由于其气候条件适宜,一年中夏季高温多雨,对农业非常有利,因此这里不仅盛产小麦,还有玉米、棉花、高粱、小豆等作物。在烤烟方面也极具竞争力,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