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警示人们当前生物多样性日益丧失的危险,北京南海子公园特别设立了灭绝动物公墓。南海子是麋鹿在我国曾经发生灭绝的地方,图中已经倒下的墓碑代表着已经灭绝的华南虎、白鳍豚等野生动物。本报记者翟天雪摄。
213只大大小小的熊掌,密密麻麻地塞满在5只废旧轮胎内,这些熊掌皮肉外翻、指甲狰狞,沾满暗红色的血迹……去年5月22日的这一血腥场面,至今令满洲里海关的关员无法忘记。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查获的最大一起熊掌走私案,这一天正好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半年后,一打着“水果干”名号贩卖穿山甲鳞片的大型走私团伙被北京海关成功捣毁。一只成年穿山甲全身能取下的鳞片最多也不到1斤,而这起走私案涉案穿山甲鳞片总重量高达1000多公斤。触目惊心数字背后,是对濒危动植物资源的疯狂杀戮与掠夺。
据统计,在过去的10年间,由海关缉私部门立案查处的走私濒危物种刑事犯罪案件超过1000起,这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一项统计显示,地球上野生动物物种正在以每小时一种速度消失。在目前已知4650种哺乳动物中,每4种就有一种被列为“高危”物种将在近期灭绝,更有高达20%两栖类、30%鱼类也面临同样的命运。
正如生态专家的告诫——野生动植物一旦走向灭亡,与之相关联的人类自然环境失衡、土壤侵蚀加剧、疾病暴发流行等,就将无情地报复人类自己!
对野生动植物走私必须零容忍。部分案件走私数量和价值巨大且危害严重;旅检渠道零星活动仍屡禁不止。” 海关总署缉私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许文荣说,为此,在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统一部署下,海关公安边防以及国家林业局联合亚洲非洲北美等地区22个国家执法机构,在去年初成功开展了一次代号为“眼镜蛇行动”的打击濒危物种走私专项行动。
据悉,这是我国首次牵头组织跨部门跨国跨洲联合缉private操作,而发起这一行动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近几年的老虎犀牛、大象穿山甲等濒危物種walked wild猖獗且主要分布于亚洲国际社会非常關注。“这次行動目的性极强,就是针对老虎犀牛、大象穿山甲等濒兽動植物走privewild,被中國以實際行動來證明我們對於這類違法犯罪‘零容忍’”。國家濕保進出口管理辦公室巡視員周亞非表示。
不僅如此還會同相關國際組織與主管部門先後開展打擊瀕臨滅絕動植物資源犯罪專項行動包括但不限於"老虎行動""旋梯行動""類人猿執法行動""飛鷹行動"及"國門之盾"等。此外中國還兩次榮獲《瀕臨滅絕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秘書長表彰證書並獲得克拉克巴文獎被稱為全球最高榮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