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环保产品合作示范收购秸秆反复打捆送往电厂燃烧发电

陈集镇的麦秸捆在丰收季节不再是堆积如山的垃圾,而是被机械化打捆机收集起来,变成了“新能源”的源泉。这些秸秆被送往发电厂,成为燃料,不仅解决了农民处理秸秆的问题,还为他们带来了额外收入。这种环保和经济双赢的做法,被誉为十大环保产品中的典范。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将麦秸捆转化为发电成为可能。每一捆精心打制后的麦秸,其热值高达15000KJ/kg,比煤炭还要高出50%,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在生态环境保护日益严格的情况下,这样的绿色能源更受欢迎。

在陈集镇,大力推广了这项技术,并扶持经纪人购买相应设备。一旦小麦收割完毕,便会立即进行机械化打捆,以确保效率和质量。这不仅解决了运输问题,也让农作物种植成本降低,同时还能提供肥料给土壤,对环境有着积极影响。

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得明玉专业合作社能够不断扩大规模。薛钰理事长通过市场调研发现这个前景光明,最终建立了与上海电气天长分公司的合作关系,每年定量向电厂供应大量秸秆。此举不仅提高了农民收益,也促进了区域内就业机会增加。

随着规模逐渐扩大,明玉专业合作社从2019年起开始购买专用机械,如拖拉机、打包机、抓草机等,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此举显著提升了整体产量,每年销售到5000吨以上,并且获得稳定的收益,真正实现了一石二鸟之效。

此外,这些资源并未浪费,它们可以用于生产生活用纸、有机肥以及食用菌培养基料等多种应用途径,不仅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还能创造更多经济价值,为社会贡献力量。而对于奶牛场来说,这些作为饲料来源的小麦片也同样有效地利用了一切资源,为奶牛提供营养补充,从而保障奶牛健康和乳品质量。

总结来看,通过创新技术和政策支持,将小麦残余材料转换成新的价值,不仅解决农业废弃物处理难题,更重要的是它赋予人们希望——一个既环保又富裕的未来,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一个美好目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