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脱硫新秀中小型污水处理器的智慧守护者

在过去的十年里,全球沿海地区的煤炭和重油燃烧锅炉火力发电站的大量使用,使得海水脱硫技术需求显著增加。据统计,截至2006年,有超过31,000兆瓦(MW)的排气设施采用了海水脱硷法进行处理,其中富士化水工业公司的项目规模约为9,500兆瓦。

通常情况下,沿海火力发电厂会利用丰富的海水作为冷却系统中的冷却剂。在冷却过程中,这些流入冷凝器并未改变其碱性。如果将这些排气中的SO2吸收进脱硷装置,则可以在回流到大洋之前对其进行利用。相比之下,海水脱硷系统具有运行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等明显优势,该公司针对这些优点,对于给火力发电厂等用户带来的益处进行了深入考虑,并致力于减少运营成本以及改进接触部分(即吸收部分)的新技术开发。

现有的海水脱硷装置主要依赖无堰式多孔板来实现吸收,而新的技术方案则是结合无堰式多孔板与充填物,以此来最大化气体和液体的接触面积。在泰国沿岸的一家火力发电厂设置了一个试验装置,用以实证实验煤燃烧锅炉排气经过该新技术后的性能。此次介绍将详细说明新型海水脱硷系统及其试验结果:

原理、特长及试验设备

海水普遍呈现pH7.6-8.4之间,不同地区略有差异,其碱度约为100-120mg/L CaCO3。这种碱性主要由重碳酸盐离子(HCO3-)和碳酸盐离子(CO32-)组成,其中HCO3-量远超CO32-. 这两种离子与含SO2后的酸性海水反应,从而使放出的海水得到中和。

海水脱硷系统主要包括鼓风机、吸收塔、洗涤槽、吸收部分、高温烟囱及雾化分离器。排气从高处进入吸收塔底部,上方注入的是来自冷凝器的清洁干净的非参与过化学反应的原始潮湿或干燥空气。

在吸收塔中部,通过一系列复杂物理化学过程,将SO2从排放物转移到被加压吹送至上述所述位置供消耗且不参与再生循环原位环境循环制备资源回馈最终输出用于生产能源释放出能量功率用途转换适应后续使用数据分析总结报告文档格式报表图表文件存储服务数据归档管理共享访问安全保护网络维护更新修订版本迭代发布测试验证确认实施执行计划时间框架预算预测评估监控控制指标目标绩效考核反馈调整优化调整批准批准审查公布发布通知通告信息公告宣传推广市场营销策略促销活动产品展示样品展示销售渠道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协商谈判合同签订交付安装调试培训指导售后服务客户支持用户反馈意见建议改进提升创新发展战略规划

试验设备性能及试验结果

为了比较不同设计模式,在现有设备旁边设立了一台独立实验装置,该装置采用相同条件下的L/G变化,以研究不同设计模式对于提高90%以上有效去除率所需L/G值影响。在两个不同的设计模式下,即采用单纯无堰式多孔板方式(称为“第一方式”)和结合无堰式多孔板与充填物方式(称为“第二方式”),我们发现尽管两者L/G值保持一致,但当达到95%以上有效去除率时,“第二方式”的实际消耗较少。这意味着在相同条件下的应用,“第二方式”能够更高效地完成SO2去除任务,同时减少运行成本。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