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世界各地,呈现在你面前的是复杂多样的气候。有些地方没有冬天,终年炎热,就像非洲撒哈拉沙漠里的太阳永不落下帷幕。而有些地方却千里冰封,寒风刺骨,如北极圈内那片被永冻土覆盖的广袤大地。人们住在冰块砌成的房子里烤火取暖,而那些冰块就像是被时间雕琢而出的巨型艺术品。
赤道地区,你会以为是很热的地方,但是在那里高山之巅依然是冰雪世界,就像是一座座坚韧不拔的大理石城堡。在一些地方,终年少雨,那些干旱得土地都裂开了口子,就像是古老的地球皮肤暴露在无情的大气中。另一些地方阴雨连绵,常发生洪涝灾害,那种湿润和潮湿仿佛是一场无休止的洗礼。而有些地方冬天过后直接进入夏季,没有春天给人留下足迹。
但即便如此,这些不同的气候在地表上并不是随意摆放的,它们有着自己的规律和秩序。德国科学家柯本将全世界这些复杂多样的气候归纳为以下几类: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氣侯、温帶季風氣侯、地中海式氣侯、溫帶海洋性氣侯、溫帶性氣侯、高山氣侯等。不难发现,不少這些類型名稱與植被相關聯,這正如近代地理学创始人洪堡所说,这是因为植被是気候产物,也是気候的一面镜子。这意味着特定的植被类型正好反映了它们所处区域的特定环境条件。
地球上的氣況首先沿著緯度方向呈條狀分布,並且以赤道為軸南北對稱。一路向兩極,你會遇到熱帶雨林、高山森林、小麦区、大草原、一望无垠的沙漠等各种生态景观,每一处都是独一无二的地球诗篇。
一般来说,无论东西两侧,只要处于相同纬度位置,都会出现相似的気況类型。例如,在南北纬30°~40°之间,是典型的地中海式 氣侯;在40°~60°之间,则属于温带海洋性 氣侯等等。这就是为什么同一条经线上的不同地点,在一定范围内,其気況变化不会太大,从而形成了一种东西方向扩展现象,被称为“块状分布”。
除了水平层面的这种分布规律外,还有一种垂直层面的分布,即随高度增加而改变,这叫做垂直層次性。此法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温度就会下降0.6℃。降水量也跟着增加,但到了某个高度之后开始减少。在高山或高原地区,可以见证这种从温暖湿润到寒冷干燥再到极端恶劣环境转变的情景。在赤道附近仍能看到雪峰,而厄瓜多尔这样的国家,即使位于赤道附近,也不会感到特别炎热,因为它拥有众多顶部覆盖积雪的小圆顶火山链。
总结起来,不仅每个角落都有其独特之处,而且整个地球好像是一个庞大的乐队,每一个部分都在演奏自己独有的旋律,同时又融入整体的声音,使得这个宇宙充满了美妙与丰富的人文与自然遗产。
标签: 基础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