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低碳环保画反复奏响秸秆变电的赞歌合作礎收购的生动姿态如同送往电厂燃烧发电的绿色礼赞

陈集镇的麦秸捆在丰收季节里如同金钱般闪耀着光芒。李莉的镜头捕捉到了田间劳作的忙碌场面,搂草机和打捆机在小麦收获后的小麦田中穿梭,整理压实并进行打捆,将秸秆变为“新能源”。这些圆柱体“麦秸捆”被送往发电厂,在这里,它们不再是烫手山芋,而是抢手货。

秸秆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是最具开发潜力的一种资源。据统计,不同农作物的秸秆发热量略有差异,但平均热值为15000KJ/kg,相当于煤炭的50%。此外,通过燃烧发电可以给农民带来经济收益,并增加就业岗位。此外,这余灰含有钾、磷、钙等成分,可以作为高效农业肥料,以减少农作物种植成本。

陈集镇建设和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介绍:“与煤炭相比,秸秆含硫量低,大气污染也大幅减少。而且它能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对于我们这个注重生态保护的地方来说,它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为了推广这种技术,陈集镇扶持经纪人购买“打捆机”,解决了运输、管理等难题,同时实现了回收利用,为农民开辟了一条增收之路。

明玉专业合作社在这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通过机械化收集和一次性自动捡拾、打捆操作,使得加工后的常温草 捆密度增大,便于运输保存堆放销售,从而实现了商品化。

2016年至今,该合作社已承包土地近千亩,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充分利用每年的大量产出的多用途材料——草料。在响应政府号召全面强化资源综合利用之后,他们建立了与上海电气天长分公司的大型合作关系,每年定量向电厂供应大量粮食废弃品。

由于取得良好的效果,该团队决定扩大规模,并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这次活动不仅提高了地区经济效益,也促进了环境改善,让当地居民受益匪浅。

标签: